8月8日凌晨

多地上演月偏食天文景观

在深邃的夜空中

月亮放佛被“啃掉”一小块

这神奇的景象难得一见

说起来

月亮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颗星球

与光芒万丈的阳光相比

月球未解之谜 月球未解之谜是真的吗

它显得那么微弱

微弱里又隐隐夹带着一丝温柔

今天聊斋君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

就叫《月亮》

一起来聊聊关于月亮的那些事儿!

  《月亮》是探讨人与月亮关系的力作月球未解之谜,主要讲述人类几千年来是如何在月亮的启发下生活、思考、探索、创造的历史。作者贝恩德·布伦纳是德国著名跨领域作家,月球未解之谜他从古人观月的想象和诠释到现代科学的探索和验证,自然与文化两大主线并肩而行,利用严谨的科学脉络,充满想象力的文字叙述,为读者生动展现了一部优美绝伦的月亮文化史。

月球未解之谜 月球未解之谜是真的吗

1608年

荷兰眼镜师汉斯·李柏希

用两片透镜制作出史上第一架望远镜

但当时受困于人们的认知局限

人们对望远镜所能发挥的功能充满质疑

直到意大利人伽利略

利用改良后的望远镜观测月球

望远镜才慢慢被人所认可

  

那么伽利略透过望远镜

他又看到了什么呢?

1609年

他把望远镜对准了

晴朗夜空的月球

前后持续20天的观测

(伽利略自制的两个望远镜)

并慢慢描绘出月球表面

留下了至少8幅绘图

(伽利略月球观测手稿)

他发现月球表面

并非都是洁白光滑圆润无暇

而是充满了崎岖不平

类似地球上的山峰和山谷这类高高低低的区域

其实伽利略的望远镜观测能力很有限

但是为了呈现更好的效果

他对自己绘制的月平面进行了许多修改

伽利略当时这么一望

倒是迈开了人类观测月球技术上的重要一步

随着技术的发展

人们早已不满足就远远的看月亮

1969年

阿波罗11号宇航员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

驾驶登月舱成功登上月球表面

使人类探测月球的目标得以真正实现

  

  

  (阿姆斯特朗登月照)

正如阿姆斯特朗登月时说的那样

“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根据这些影像资料传回的信息显示

月球的表面就像是一块奶酪

布满大大小小的陨石坑

其中直径超过半英里的据估算就超过10万个

而最大的直径长达2480公里

大约就是哈尔滨到福州的距离

而关于月球是否有水的痕迹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2009年宣布

他们在月球上发现了“为数不少”的水

而这些水一直是以冰的形式存在着

已经积聚超过10亿年了

即便是这样

人们依然不满足于这些发现

大家更感兴趣的是

月球那谜一样的暗面后边

到底又是一番什么景象?

和看得见的部分一样

月球暗面也有白昼夜晚之分

时长分别是各两个星期

受月球天平震荡影响

我们最多只能可以看见不到1/5的暗面

其他部分则永远看不见

也就是说月球永远只有一面对着地球

1959年

前苏联的“月球三号”飞船

通过光电池侦测技术

曾捕捉到大约70%的月球远地面影像

  

(前苏联在1995年为纪念拍到月球背面的第一张照片发行的邮票)

  

  

从这些照片中就可以看到

月球的暗面和近面大不相同

满是陨石撞击的痕迹

几乎没有“月海”

之后的科学研究表明

由于月球暗面地壳较厚

陨石撞击产生的熔化物质难以流到表面

所以没法形成平坦的海

同时

陨石撞击近地面产生的大量喷出物

也被送到了暗面

正是这双重作用的结果

导致了月球暗面“痘坑”遍地

就像是一道道伤疤

而这“痘坑”的极致之美

也只有在登月后才能一睹真容

  还有更多关于月亮的其他秘密,那就赶紧入手这本《月亮》,说不定你从此会对月亮“刮目相看”。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runpll@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